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中心組織召開人文方向研討會暨兼職研究員授聘儀式
發布日期:2021-07-09
本網訊(通訊員:李彩平 攝影:翟漱文)7月1日下午,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中心組織召開了人文方向研討會暨兼職研究員授聘儀式。副校長楊世國,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劉瑞平,中心人文素質教育研究方向負責人、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兼外國語學院顧問范東生,人文素質教育研究方向全體兼職研究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劉瑞平主持。
劉瑞平首先介紹了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中心的歷史沿革、工作思路和發展目標。范東生介紹了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中心人文素質教育研究方向的基本建設情況,并宣讀了《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安徽新華學院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聘任及管理辦法(試行)》和《關于安徽新華學院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中心聘任人文素質教育研究方向兼職研究員的通知》兩份文件。楊世國向人文素質教育研究方向兼職研究員頒發了聘書。
楊世國講話指出,很高興見證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中心組織人文方向本次研討會,對前來參加研討會和授聘儀式的校內外專家老師表示歡迎,向受聘的各位兼職研究員表示祝賀。楊世國還提出三點要求:首先,加強研究隊伍建設和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中心作為省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目標是建成安徽省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中心、圖書信息資源中心和咨詢服務中心。素質中心要建立一支數量可觀、水平較高的研究隊伍。作為一個省級開放平臺,向全省開放,吸引更多高水平研究人員帶著項目進基地。其次,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迫切需求。人文素質教育就是把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自身實踐等教育形式轉化為大學生人格、氣質、修養等內在品質。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導大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處理人與社會的關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等問題。中心承擔著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研究的重要使命,對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重要意義。最后,素質教育研究中心人文方向要堅持學術性和應用性結合,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研究提供好的思路、方法和途徑,積極推進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改革創新。他希望廣大兼職研究員要圍繞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潛心研究,多出精品力作,多出標志性成果,學校將進一步修訂基地和中心的獎勵政策,對于爭取高層次項目、產出高水平論文著作和教材、獲得高層次獎項的專兼職研究員給予傾斜獎勵。
來自合肥師范學院的兩位教授袁曉薇和章媛分別向大會作了《跨文化背景下的視覺素養教育》、《世界融合與人文思想的影響》的學術報告。此外,我校蔣煒副教授、楊昕副教授、金懷梅副教授、潘馳群老師作了《跨文化視域下的人文素養教育研究》、《新形勢下的跨文化交際》、《文學之“倫理”》、《中國戲曲的海外傳播》等主題分享。
會后,全體與會人員在科研樓前合影留念。
(審核:劉瑞平 責任編輯:李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