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傳媒學院成功舉辦陳斌先長篇小說《憩園》研討會
發布日期:2023-05-04
本網訊(通訊員:王旭紅、時綺瀅、王雪瑩、楊雅婷)4月16日(周日)上午8:30,由安徽省寫作學會,安徽新華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安徽新華學院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中心聯合主辦,文化與傳媒學院中文系華園文學創作寫作中心承辦,陳斌先長篇小說《憩園》研討會在安徽新華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演播廳順利召開,此次研討會由文化與傳媒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洪玉主持。
安徽省作協主席許春樵,安徽新華學院副校長戴昕,王達敏、潘小平、李云、舟揚帆、洪放、陳斌先、余同友、苗秀俠、劉飛、王永華、王印東、陳振華、陸琳、程局新、張宏舟、吳長青、齊曉坤、施維奇、孔陽、車曉勤、馬廣柏、袁曉薇、胡煥龍、孫仁歌等20多位文學界著名作家、評論家、學者,文化與傳媒學院領導班子及中文系部分師生參會。
研討會開幕式由戴昕致辭,熱烈歡迎與會嘉賓的到來。安徽省作協主席許春樵首先對陳斌先長篇小說《憩園》進行了精彩評論,贊許作者做出了先鋒式的敘事努力。著名作家,六安市文聯主席陳斌先就長篇小說《憩園》談及創作背景與寫作歷程。安徽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達敏,安徽省散文學會名譽會長兼安徽散文雜志主編潘小平,省作協副主席、《合肥文藝》主編洪放等專家學者均對長篇小說《憩園》作了誠摯評論。
會上各專家學者們相互交流研討,一致認為長篇小說《憩園》有著自覺的精神高度、獨特的敘事調性、精彩的人物塑造、豐富的語言呈現,作品通過不同個性的人物命運有力追問“現代人如何安放靈魂”這一深刻問題。潘小平強調,“故事是沒有意義的,如何從小說進入自足的心理空間才是關鍵”,她認為《憩園》最大的改變在于敘事顯示了自足的審美空間,在思想高度上走向更深層面。在座學生仔細聆聽,近距離走進作家的作品世界,同時也感受到了評論界大師們的學術風采。
此次研討會是安徽新華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的學科建設系列活動之一,更是安徽新華學院教育模式的優秀實踐,同時更把皖籍作家創作融入到日常教學研討當中,形成創作實踐、教育教學和學術活動的良好互動關系,為高校新文科建設提供多樣視野與豐富路徑。
(審核:洪玉 責任編輯:董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