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學院舉辦“AI賦能美好生活”系列學術講座
發布日期:2024-04-12
(本網訊 通訊員:姚麗莎)在信息時代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已經逐步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進—步推動Al技術在社會各領域的應用和發展,提高公眾對AI技術的認識和了解,由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學院舉辦的“AI賦能美好生活”系列學術講座于近日成功舉行。本系列講座由資深的人工智能研究者、學者張怡文教授、姚麗莎副教授和敖希琴副教授共同主持,旨在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在推動美好生活方面的作用和影響。
張怡文教授主講了一種基于知識圖譜的課程推薦方法。為充分利用課程之間的語義信息,發掘用戶的個性化興趣,提出一種基于知識圖譜的課程推薦。通過語義信息深度挖掘課程之間的關系,利用圖卷積網絡來預測用戶對課程的評分。通過該研究希望可以在教育領域為學生和老師推薦資源提供幫助。
姚麗莎副教授主講了O2O優惠券預測方法。在當今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許許多多的產業不僅有線下的服務還開辟了線上的服務,可是許多行業的 O2O 優惠券的發放都是隨機的,并沒有比較科學的方法來提高優惠券的核銷率。在這樣的背景下,報告講述如何根據天池大數據平臺提供的消費者在互聯網上消費的真實數據來預測優惠券的使用情況,并將該預測模型應用于實例中。實現優惠券的精準投放,不僅用戶能夠得到真正的實惠,商家也能夠顯著提高其營銷能力。
敖希琴副教授分析學生課程成績,深入挖掘潛在的規律,并將其應用于教學工作,對制定培養計劃、優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講座以軟件工程專業大學四年課程成績為分析對象,首先通過基本統計描述分析了課程成績的分布特征;然后通過相關系數和散點圖分析了課程之間的相關性;接著采用兩步聚類法對課程進行了聚類;然后選用了CARMA算法挖掘了課程之間的序列;最后對上述分析結果進行整理,形成軟件工程專業課程群。結果可為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專業改革提供依據。
講座現場氛圍熱烈。三位學者用生動的比喻和貼近生活的實例,解釋了AI如何賦能商業、教育等多個領域,讓公眾深刻感受到AI技術帶來的便利和高效。通過此次“AI賦能美好生活”系列學術講座,公眾對AI技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和憧憬。在AI技術的賦能下,人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美好和便捷。
(審核:鄭妮 編輯:張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