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辦學成果再獲《中國教育報》報道
發布日期:2019-06-19
本網訊(通訊員:范文其)6月19日,《中國教育報》推出題為《敢闖會創 迸發青春力量——安徽新華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紀實》一文,全面反映我校創新創業教育思路、舉措和成效,在我校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之路上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現將原文轉載如下。
敢闖會創 迸發青春力量
——安徽新華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紀實
又是一年畢業季,安徽新華學院學術報告廳格外熱鬧,來自上海、合肥等地的校友們紛紛回到母校舉辦實習生宣講會,向學弟學妹們介紹他們的創業經歷。宋龑是安徽非羽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畢業于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他這次也回到了母校。談到自己的學習和創業經歷,宋龑表示,母校創新創業的氛圍濃厚,專業的實訓平臺、教師的精心指導讓他受益匪淺。他的項目曾獲“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省賽金獎、國賽銀獎。目前,他的公司是阿里巴巴1688內貿平臺的渠道商,同時也是阿里巴巴CBU的首批聯合運營商。在安徽新華學院,像宋龑這樣有創新精神、創業夢想的學生很多,他們依托創業學院,在各自專業領域追逐著創業夢想。
做好頂層設計:用先進的理念引領“雙創”教育
安徽新華學院圍繞立德樹人的總體要求,結合現代大學基本功能的有效發揮,提出了“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養思路,即: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突出德育為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注重職業生涯教育,突出社會適應能力培養;注重分類培養和因材施教,突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努力培養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職業素養、創新精神和發展潛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圍繞國家推動高校應用型轉型發展的政策要求,該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構建了“三個三位一體”(“學校、企業、研究機構”三位一體的育人主體,“通識課程、專業課程、職業生涯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學、用、創”三位一體的培養方式)人才培養模式,將創新創業教育擺在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戰略位置。以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核心,構建課堂教學、自主學習、實驗實訓、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打造出了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新華樣本”。2015年,該校獲批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成為安徽省僅有的一家獲批的民辦高校。
激活工作機制:“雙創”教育與市場導向精準對接
該校充分激活民辦高校體制機制優勢,在資源配置、師資聘任、專業改造、教學改革和課堂變革等方面,保障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取得實效。該校密切注視區域內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對人才的崗位需求,以“應用為主、需求導向、產業引領”為目標,制定創新創業教育策略,占領更廣闊的專業服務市場。
產教深度融合機制靈活。實現了校企共同制定教學生產計劃,聘請企業導師指導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和實踐;建立了產學研戰略聯盟,通過引進企業高管擔任產學研副院長,把企業、行業新政策、新標準、新動態引入到該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中,讓教師學到技術,讓學生加入生產,讓生產產生效益,實現校企雙贏,協同推進創新創業教育。
打造一支隊伍:“導師團”全過程參與“雙創”教育
該校組建了“雙能”教師+創業導師+企業導師的“導師團”,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
實施“雙能”師資培養工程。在師資引進方面,對于有豐富行業企業經驗和產學研合作能力強的教師,給予政策傾斜。在師資培養方面,突出培養一師雙能、多能。教師進企業鍛煉、掛職常態化,實現教師從單純的教學型向教學、科研、服務型轉變。
遴選優秀教師外出參加創業模擬實訓、SYB、KAB創業師資培訓班,并取得人社部門認可的“創業模擬實訓師”等資格證書。商學院陸克斌教授入選“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首批導師人才庫”,成為國家教育部門認定的全國首批創新創業導師。
聘請企業高管和研究機構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學生的企業導師,參與學校人才培養。該校藥學類專業“一人一專”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實施過程中獲得了合肥九諾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標配套支持。
創新兩個課堂: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緊密結合
該校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各專業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并結合各專業實際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做好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建設、產學研合作、實習實訓緊密結合。同時,利用名家講座、網絡互動、企業模擬、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多種途徑和方式,實施創新創業教育。
升級第一課堂。依托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中心,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引進與開發課程資源,構建了“基礎課程+進階課程+融合教育”課程體系,通過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創業模擬實訓、創業實戰指導三個不同層級,滿足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創新創業課程的需要。實施“課堂革命”,打造“金課”,消滅“水課”,重點實行教學內容、考核方式、教學方法改革,采用項目式、案例式教學,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
積極響應“六卓越一拔尖2.0”計劃,開展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班、卓越動畫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實驗班、市場營銷創業試點班、電子商務創業實驗班,讓拔尖學生領跑全體學生,帶動各類創新人才培養,促進高校整體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用活第二課堂。該校將第二課堂納入人才培養體系,成立了第二課堂管理委員會,推行“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把專業社團活動納入“第二課堂成績單”。安徽新華學院科技與創新協會的成績單格外亮眼,該社團已經連續3年入選學校精品社團,在今年的社團文化藝術節上,他們設計制作的藍牙坦克車、四旋翼飛行器、魔方機器人攝像頭組智能車等引來強勢圍觀。會長萬國靖自豪地說,興趣愛好加上專業輔導成就了這些優秀的作品。在安徽新華學院,社團活動、創業論壇、創新創業經驗交流、專題講座、創新創業成果展等成為常態。該校教務處副處長濮明月表示,把創新創業教育滲透到校園文化建設中是學校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舉措,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很多興趣社團經過專業輔導,就能夠帶著項目進駐創業學院進行成果孵化。
用好三大平臺:讓“雙創”教育落地開花
創業學院、校內外實習基地、學科及科技競賽是該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三大平臺,依托三大平臺,該校做到了讓學生早進課題、早進項目、早進團隊。
走進創業學院,電子通信工程學院李長凱老師正帶領學生團隊召開項目討論會。李老師帶領的“征服者隊”曾在2017年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車競賽中,獲得全國總決賽四旋翼導航組一等獎。在前不久召開的創業學院進駐項目評審會上,他們的項目順利進駐創業學院。副校長方純潔表示,讓“真玩”的學生在創業學院“玩真的”并玩出真名堂是成立創業學院的初衷。每期大概有15—20個跨專業團隊通過遴選進駐,并獲得學校的經費資助,一到兩年內在競賽、專利、論文、產品或者課程開發等方面出成果。
據悉,該校于2010年成立創業學院,系安徽省首批創業學院。由于創新創業工作成績顯著,該校被評為“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校”。創業學院采取“學校全面指導、學生自主經營”的運作模式,為創業者提供職業規劃、開業指導、專家咨詢、證照辦理、經營指導等一站式服務,同時建立全球大學生創新創業與就業數據資源平臺,面向全校師生開放互動直播學習,構建“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的學習交流平臺。目前,創業學院已成功培育的學生創業項目涉及電子信息、電子商務、文化創意、動漫設計、裝飾設計、綠色環保、現代服務等領域。賀志偉是2012屆制藥工程專業畢業生,他創辦的“安徽恒匯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是省石斛中型種植基地。目前,種植基地開始走上產業化、規模化的道路,并帶動當地80余戶村民增收致富。同時,他還反哺母校,與藥學院共建了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室(石斛培育),開展橫向項目研究。
此外,該校與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共建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校、企、所協同育人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引入企業的真實案例或項目,讓學生在校內就有機會參與企業實踐。學校現有各類大學生教學實踐基地133個,其中國家工程教育實踐基地1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5個、校級示范實踐教學基地12個。
該校構建了“校、省(市)、國家、國際”四級學科與科技競賽體系,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與科技競賽。2015年,在首屆安徽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斬獲1金2銀;2016年,創業項目“熊貓快收”斬獲國賽銅獎;2017年,在第三屆安徽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斬獲1銀10銅,學校獲評“優秀組織獎”;2018年,在“創新創業”全國管理決策模擬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斬獲特等獎。近3年,該校學子參加省級以上各類學科與科技競賽獲得各類獎項400余項,累計參賽人數2000余人。
創新無止境,創業踐于行。安徽新華學院將繼續認真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以“一流大學,百年新華”為教育情懷,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使命,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提高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能力,提高服務地方產業發展水平,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造就敢闖會創的青春力量,寫好新時代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奮進之筆”!
(審核:管玉中 責任編輯:陳樹佳)
- 上一篇:我校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經驗獲《中國教育報》專題報道
- 下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