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资源一中文在线观看官网,日韩成av人片在线观看,铿锵锵锵锵锵好多少破解,小扫货水怎么那么多公交车作文

《中國教育報》刊登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發布日期:2016-06-21

       6月21日,《中國教育報》推出題為《應用型人才該如何培養——安徽新華學院“三個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一文,全面反映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實踐及取得的成效。現將原文轉載如下。

應用型人才該如何培養
——安徽新華學院“三個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又到一年畢業季。2016年高校畢業生達765萬人,比2015年增加16萬人。就業形勢復雜又艱巨。然而,安徽新華學院2016屆畢業生面對就業卻成竹在胸、自信滿滿。

       創辦僅16年的安徽新華學院連續多年一次性就業率超過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該校曾先后6次榮獲“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稱號,連續3年被評為“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還被國家教育部門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工作典型經驗高校”。

       該校畢業生為何如此受青睞?大學生就業能量哪里來?這與該校實施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密不可分。今天,我們一起來翻開該校“三個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秘籍”。

圍繞地方性、應用型辦學定位,形成“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養思路

       2000年創辦、2005年升本的安徽新華學院,是一所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時代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民辦高校。在辦學過程中,該校較早確定了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將根植地方、融入地方、服務地方,作為生存發展的基礎;將培養應用型人才,增強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作為創建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的首要任務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根本途徑。

       該校按照“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要求,提出了“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養思路,即: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突出德育為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注重職業生涯教育,突出社會適應能力培養;注重分類培養和因材施教,突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努力培養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職業素養、創新精神和發展潛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堅持開放式辦學,構建“三個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在“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養思路指導下,安徽新華學院堅持開放式辦學,構建了“三個三位一體”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即:“學校、企業、研究機構”三位一體的育人主體、“通識課程、專業課程、職業生涯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學、用、創”三位一體的培養方式。

       形成“學校、企業、研究機構”三位一體的育人主體。作為安徽省應用型高校聯盟的發起單位之一,該校積極促進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成立了產學研合作教育委員會,建立相應機制,與行業企業、科研院所搭建合作平臺,在聯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合作開發應用型課程、共同建設“雙能”型師資隊伍、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培養應用型人才等方面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充分發揮了學校、企業和研究機構三方育人作用。

       構建“通識課程、專業課程、職業生涯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通識課程”旨在培養具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知識、通融識見、辯證思維、博雅情懷和高尚志趣的高素質人才;“專業課程”旨在培養在某一個專業領域具有扎實基礎和較強應用能力的專門人才;“職業生涯課程”旨在培養具有較強生涯規劃意識與技能、較高職業素養、較強社會適應能力的人才。該校通過課程設置、實踐教學環節安排及其他育人活動,將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和職業生涯課程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

       探索“學、用、創”三位一體的培養方式。“學”就是學知識、學技能、學做事、學做人,這是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該校采取多種措施,引導并要求學生在課堂學、在實驗室學、到企業學、到社會中學,培養學生端正的品行、健康的身心、扎實的基礎和較強的發展潛力。“用”就是學以致用,以用促學,以用促能,它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該校通過強化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社會實踐等環節,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創”就是創新訓練、創業訓練和創業實踐,它是安徽新華學院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舉措。該校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廣泛開展學科與科技競賽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課題研究,搭建創業孵化平臺,鼓勵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該校構建了包括“素質拓展訓練、實驗教學、實訓教學、課程設計、實習教學、畢業論文(設計)、社會實踐、應用與創新”八個模塊的實踐教學體系,將“學”“用”“創”有機融合。

逐步形成辦學特色,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經過不斷實踐和探索,安徽新華學院“三個三位一體”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逐步完善,取得了一系列積極顯著的成效。

       二級學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形式。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總體思路和“三個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該校各二級學院積極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實現形式,如“校所企三三制”動漫人才培養、“教學實踐就業零距離、實習實訓就業一體化”通信專業人才培養、“雙外語+商務技能”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3+1”IT服務外包人才培養、電子商務“創業實驗班”等。動漫學院學子與合肥橡樹、安徽利斯特等動畫企業聯合設計制作了10余部優秀動畫片,其中,26集動畫片《橡樹餐廳》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部門評選為2012年度優秀國產動畫片。2014年,動漫學院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校企合作育人呈現良好發展態勢。該校先后與安徽路橋公司、安徽交通科學研究所等40余家行業機構、企業、研究機構和地方政府部門建立了合作關系。與企業聯合制定了36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合作開發應用型課程39門,合作編寫教材24部。該校與深圳訊方、華三通信等企業在校內共建了“現代通信實驗室”等9個實驗實訓中心;建立了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17個,校內實習實訓基地53個;引進2家動畫公司進駐校園;先后開辦了“新華—科大訊飛計科班”“新華—H3C網絡班”“新華—大唐通信班”等多個校企合作班,培養學生逾千名。

       “雙能型”師資隊伍建設成效顯著。為了建設一支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校企雙向融合”的“雙能型”師資隊伍,學校一方面聘請行業企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來校授課,組建多元化教學團隊;另一方面實施“雙能師資培養工程”,安排教師下廠掛職,促使教師從單純的教學型向教學、科研、服務型轉變。該校教師與先鋒制藥、合肥華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研發了一批新產品、新項目,其中“益母草制劑質量控制”獲得國家專利,“智能射頻識別防盜器”“低壓集中器”等投產應用;學校教師承接的10余個工程項目設計均達到了省優水平。

       創新創業教育取得可喜成果。近三年,該校共獲批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77項;共有289人次學生在省級及以上學科與科技競賽中獲獎。2015年共有5名學生獲得安徽省“雙創之星”大賽創新、創業之星獎,3名學生在首屆安徽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斬獲1金2銀,3名學生獲得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一等獎。同時,在校學生和畢業生中涌現出一批創業典型,受到中國青年報、新華網、安徽衛視等媒體多次專題報道。該校先后獲批為“安徽省創新創業示范校”“安徽省創業師資培訓基地”“創業培訓定點機構”、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安徽省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AA級)”。

       學生就業質量和服務社會能力不斷提高。據麥可思調查,該校畢業生專業相關度為67%,與全國非“211”本科院校持平;職業吻合度為52%,比全國非“211”本科院校平均值(48%)高4個百分點;畢業一年后的非失業率為96.6%,比全國非“211”本科院校畢業半年后非失業率平均值(92%)高4.6個百分點。該校學生積極參加公益勞動、志愿服務、社會調查、暑期“三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2015年該校“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榮獲“全國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稱號。

       實踐證明,“三個三位一體”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回應了人的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較好地協調了應用型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及“用得上、留得住、發展好”三者之間的關系,充分體現了“育人為本、服務社會”的教育理念。2015年,安徽新華學院被遴選為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立項建設單位,該校把“以培養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改革深化工程”作為建設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的“十大工程”之一。我們相信,隨著“三個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越來越多的新華學子能夠憑借過硬的能力素質,迎來屬于自己的似錦繁花。(文/代玲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清区| 肥西县| 望都县| 句容市| 黔西| 谢通门县| 璧山县| 石首市| 综艺| 宁德市| 沙田区| 濮阳市| 攀枝花市| 平湖市| 北票市| 大丰市| 竹北市| 澳门| 宜都市| 商南县| 肇州县| 昆明市| 平顺县| 永泰县| 凌云县| 榕江县| 融水| 大兴区| 拜泉县| 昌邑市| 盐津县| 高清| 清徐县| 鄂伦春自治旗| 垦利县| 洛扎县| 巩留县| 玛纳斯县| 彰化县| 都匀市| 阜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