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黨的十八大系列專題二】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黨總支創先爭優活動紀實
發布日期:2012-11-07
創榜樣之先 爭奮進之優
記省屬高校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校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黨總支
五四團總支標兵”、“先進基層黨組織”、“2011年全校先進單位”、“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當記者走進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辦公室,這些獎牌正靜靜地擺在桌上,仿佛在向記者講述著它們的一個個不平常的故事。
優異的成績來自于平時不懈的努力。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黨總支可能不是做的最好的,但絕對是最認真負責、最踏實的黨總支之一。”該院副院長賀行佳很自信地說。
2010年6月,學校創先爭優活動動員會召開以后,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黨總支立即進行了工作分工。他們成立了以黨總支書記為組長,領導班子成員為組員的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充分做好創先爭優活動的組織和再動員工作,積極組織黨員群眾全面學習上級有關創先爭優活動文件,貫徹上級會議精神,認真借鑒學習其它單位實踐活動中的好做法和成功經驗,制定自己的活動方案。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黨總支召開公開承諾大會,全體黨員根據所在崗位工作,認真填寫了黨員公開承諾書,在學院的黨務公開欄進行了公示并打分。同時,還積極開展黨員干部培訓課,提高了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他們建立了一支學生信息員隊伍,不僅保障了各項工作的信息暢通,同時還有利于了解和督促黨員的工作。
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創先爭優活動緊緊圍繞高等學校教書育人的中心,服務學校教學工作。他們在全體教師中開展教書育人工作。教師黨員關心和愛護學生,尤其注重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在學院組織的“三下鄉”活動中,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的學生們分別走進了合肥市長豐縣黃橋小學和安慶市宿松縣河塌鄉中心小學,他們不流于形式,實實在在地上課,并創新課程內容,教授孩子們沒有接觸過的文體課和英語課。在支教的同時,“三下鄉”活動大力宣傳國家的方針政策,進行課題調研,并與當地的團縣委、村委以及當地媒體進行對接,為當地的教育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取得了顯著效果。
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全體黨員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注重安全穩定工作。他們認為,所謂安全穩定,一是黨員以及廣大學生思想上的穩定;二是學生的人生安全,三是財產安全。由于學院黨總支的重視,確保了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在近年來無安全事故發生。
在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還有一項持續六年的特色活動——班長述職。通過這項活動,學院領導及教師能夠深入了解學生以及相關教學方面問題。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還會定期召開班長團支書會議,加強黨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促進工作的順利開展。
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十分重視學生黨員的發展工作,他們制定了嚴格的學生入黨制度。該院認為,學生黨員作為黨員群體中相對特殊的一部分人,盡管我們不能苛求他們在現階段對社會做出多大貢獻,但應該要求他們嚴格要求自己,把學習、工作安排好,處理好人際關系,體現個人的魅力和積極帶頭作用。因此,他們對申請入黨的積極分子提出了一系列的硬性要求,如學生入黨必須所有課程全部合格,在班級或者社團擔任學生干部并且能夠堅持一年,而且在學生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等。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還不定時地召開了學生民主生活會,在學生中進行民意調查,關注預備期的學生黨員的動態和表現,充分把好黨員發展的質量關。
深入細致的工作教育出眾多優秀的學生,2009級譚森亮就是其中的代表。譚森亮入黨已經一年多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譚森亮時時刻刻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認真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小事,并利用自己課余時間自學的攝影技術,投身于基層志愿服務。今年暑假,他第二次參與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三下鄉”志愿服務實踐活動。他以一名隨隊記者的身份,通過手中的相機和紙筆記錄下志愿者的點點滴滴,一句句生動的文字、一張張感人的照片,將志愿者的汗水與笑容展現得淋漓盡致。一次志愿者活動中,譚森亮利用自己所學的攝像技能拍攝了一部名為《牽手夕陽》的紀錄片,前后一共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將短片剪輯而成。他將短片中這些老人生活的點點滴滴通過這十分鐘的短片展現出來,意在呼吁年輕人關愛老人、服務老人,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這更體現了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投身社會、服務社會的優秀品質。譚森亮的攝影以及攝像作品在省級比賽中獲得兩個獎項,市級比賽也有三個獎項收入囊中,最近譚森亮的作品已入選了國家攝影展。
對于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黨總支工作成績,作為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會代表的該院黨總支書記邵玲有著清醒的認識。她認為,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有如今的成績來之不易,背后是黨組織及全體學員不懈的努力。因此,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的全體黨員和積極分子,更應該抓住創先爭優活動的契機,發揮黨員先進性,力爭做到黨組織領導班子好、隊伍素質好、制度建設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做到黨員帶頭學習提高、帶頭爭創佳績、帶頭服務群眾、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弘揚正氣,把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黨總支建設成真正的戰斗堡壘。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正是有了這些恪盡職守的表率和創先爭優的協作,才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創先爭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體現在一件件的小事上面。
(撰稿:學生記者 陶文、華云、孫菲菲、曹玉磊、嚴婷婷、李璐,責任編輯:代玲玲)